查看原文
其他

比特币投机泡沫今年破灭,技术没能敌过贪婪与恐惧 | 2018 年度软件

王毓婵 好奇心日报 2019-03-28

比特币和效仿它的一种加密货币今年基本重演了郁金香的曲线。

快到年末的时候,软件业发生了一件大事。微软公司市值在 11 月底超过苹果并持续至今,这是 8 年前微软被苹果超过之后首次反超。

但这不是因为什么新的 Windows 手机操作系统,而是卖给企业的云计算产品持续增长。今天的微软基本上是个像 IBM 一样的公司,靠自己数十年积累的客户关系,卖个人用户看不到的软件给企业。

因 iPhone、Android 流行而持续迸发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少。今年苹果 App Store 收入最高的两个应用分别是 Netflix、腾讯视频,它们的重点不在于软件本身,而是上百亿美元买来的剧情。

苹果和 Google 今年自己评选的榜单也乏善可陈,苹果推荐的新趋势是“自我提升应用”,而 Google 则直接将自己的 YouTube TV 列为年度应用。

就像今年我们在年度硬件评选中的观察,消费产品不再驱动增长。软件业缺少创新,但世界却不缺少软件造成的冲击,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比特币——作为一个基于区块链数据库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是彻头彻尾的软件时代产物。

从一枚两万美元,到跌破 4000,比特币在今年重现了郁金香式的泡沫曲线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比特币经历了大起大落。2017 年 12 月 16 日,比特币的价格达到了史上最高点——19650 美元,相比 2016 年年底不到 1000 美元的价格翻了 20 倍。以现在被挖掘出的比特币总量 1742 万枚来计算,最高点的比特币总价值超过了 3400 亿美元,逼近阿里巴巴的市值。

进入 2018 年,比特币的价格一路震荡走低。现在的比特币价格只剩下 3747 美元,相比去年 12 月的巅峰时期已经跌去了 80%。全球比特币总价值只有约 653 亿美元,近 2800 亿美元蒸发了。以大约 2000 万比特币投资者数量的估算计算,平均每个投资者损失 1.4 万美元。

从诞生到现在的十年时间里,比特币从一串一文不值的数字,成为了华尔街不可忽视的、吸纳全球 3000 亿美元的投资宠儿,并激起金融世界的激烈讨论、摇撼上市公司的股价、带来巨额的财富破灭——没有哪一个公司的软件今年比它带来更大影响。

卷入其中的不仅仅是 2000 多万投资者,还有挖矿的人和制造矿机的公司。所谓挖矿,是指出卖计算能力来获取比特币奖励的行为。今年 11 月下旬,比特币已经数次跌穿了矿机价。这意味着挖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已经高于它的价值。上半年递交招股书、报出高额利润的三大矿机公司,比特大陆、嘉楠耘智和亿邦国际,不但可能没法上市,连生存都出现问题。

传统金融机构也赶在比特币暴跌之前加入狂欢。2017 年 5 月,高盛表示准备开展比特币交易业务。2017 年 12 月,比特币期货开始在华尔街交易,当日两度涨停。

至于快速冒出来,又快速消失的其它数字货币,已经变得难以统计。

从一开始漫长时间里的一文不值,到 2017 年突然的拔高,再到 2018 年的抛售、反弹、震荡下行,比特币的价值变化呈现出了一个颇为复杂的曲线。

这个曲线起伏基本和郁金香、南海公司等经典泡沫相同:




美林制作的比特币登顶时间变化曲线,横轴是时间、纵轴相对于登顶前三年的价格比例。从上往下,比特币、郁金香、密西西比公司、南海公司、黄金、1929 年股灾


1500 年代,追捧郁金香而种植技术有限的荷兰人把郁金香球茎的价格推到了骇人的高度。丰厚的利润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几乎每个参与交易的人 —— 从中低收入手工业者到上流社会—— 都想着趁行情好的时候屯点花株合约然后再择机卖出获利。1636 年年底至 1647 年 2 月,郁金香花球茎价格涨了十倍,甚至有人愿意用一幢房子换。

但郁金香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随着需求枯竭,已经飙升至不可持续水平的郁金香也在数周跟着土崩瓦解。

100 多年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艾萨卡·牛顿爵士参与进了另一场巨大的泡沫活动中。

1720 年代,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卖光了南海公司股票,获利 100%、约 7000 英镑。当时正值南海公司泡沫高峰,牛顿认为市场已经失去理性,他无法理解市场内投资人的疯狂,“我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却无法揣摩人类的疯狂。”

然而卖出股票不到一个月,牛顿在市场狂热情绪的感染下,以比原来卖出时高得多的价格又买回了南海公司,结果赔了 20000 英镑(约等于今天的 300 万美元)。

巴菲特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自己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中记述了卓越智力也无法对抗人性贪婪的例证。不过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格雷厄姆重演了牛顿的错误判断,在美股暴跌后试图抄底,而赔光了所有资产。

虽然比特币的背后是软件,是号称可以挑战现代金融体系的区块链技术,是去中心化、反监管的一种技术,不同于植物球茎或者公司股票。但这对于带着赌博心态买卖它的投资者并没有什么差别——影响它的是人性而非技术。最终它和郁金香、南海公司股票这些不同时代不同形态的泡沫表现并没有什么差别。

比特币有着一个关于技术的故事,和缓慢的开始

比特币最初有着好听的愿景,是一个技术改变世界的故事。

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本聪想创造一种不受政府或者其他中心控制、永不超发的“货币”,让它远离几年一度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为普通大众不可被剥夺的财产。在短短 13 页的白皮书中,他这样描述比特币——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

在 2013 年以前,它处于隐匿期,这是聪明人投钱的阶段。这一时期入场的人大多是信息垄断者,他们有的了解区块链技术、能熟练运用挖矿工具,看中投资价值,也有因为追捧中本聪的理念而加入比特币投资。在这期间,一枚比特币的价格不超过 30 美元。

2013 - 2016 年是觉醒期,这期间机构投资者进场。大型比特币基金出现,越来越多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支持比特币交易,也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同意接受比特币支付服务费用。2013 年年初,比特币对美元的汇率还不足 30 美元,第一次大幅上涨和甩卖在 2013 年出现。

整个 2013 年,比特币大约涨了 9205%,从 13.3 美元涨到了 12 月巅峰时期的 1237.6 美元。紧接着就是一波甩卖和降价。比特币迎来了长达两年的漫长下滑。到 2015 年底,比特币已经跌到了 200 美元。这期间被泡沫曲线称为“熊市陷阱”。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比特币变得为人所知。微软、Steam、戴尔等各种公司也开始支持比特币付款。到 2016 年 9 月,全世界的比特币自动柜员机的数量达到 771 个。

2016 年,全世界的比特币交易所达到数十家,这让弄不清比特币地址之类东西的人也能方便交易比特币。中国境内的比特币交易一度占据超全球 80% 的交易量。2016 年 12 月,比特币再次突破了 1000 美元。

这是狂热的开始,比特币从 2017 年开年的 909 美元,涨到 2017 年 12 月的 19650 美元——一年涨了 2061%。

最终,左右比特币价值变化的不再是技术,而是贪婪与恐惧,人类的本能

狂热到来后,一些投资者提出警告。

巴菲特坚定地否定比特币。“我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它们将迎来糟糕的结局,但什么时候发生、如何发生,我不知道。”巴菲特今年 1 月对 CNBC 表示,“我们不持有比特币,也不会做空比特币,我们绝不会持有任何头寸。在那些我了解的东西上,我要处理的问题就够多了,我为什么还要在一些我不了解的东西上做多、做空呢?”

今年 5 月,经过了上半年的震荡走低,比特币的价格来到了 9000 美元。虽然相比巅峰时期已经跌去一半,但在很多人看来仍然很有吸引力。巴菲特再一次站出来表示了对这种资产的不看好。他把比特币比作黄金,认为这两者有着共同的缺陷。首先,它们都是非生产性资产——黄金本身变不出更多的黄金,也变不出其他的任何价值,而收购油田可以产出石油、收购工厂可以制造产品、投资股票可以产生股息。

其次,比特币和黄金一样缺乏实际用途。虽然黄金可以加工为珠宝首饰或者其他一些用处,但这些并不足以支撑起广泛的需求。比特币虽然可以用于交易,但它的交易速度比 Apple Pay、支付宝之类经过中央银行结算的移动支付手段要慢得多,除了灰黑产业隐匿交易行为的特殊需求,对于普通人来说它几乎没有交易价值。

巴菲特不投黄金,所以也不会投比特币。他称它为一种具有投机性质的“巴克罗杰斯”现象,所有的买卖行为都由大家自己判断涨跌,就像当年的郁金香泡沫一样。

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更加犀利:“比特币热潮特别愚蠢。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投资任何比特币。比特币出现的时候,我就很讨厌它了。比特币炒得越热,我越讨厌它。”

“我可能比巴菲特更不喜欢加密货币。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都是泡沫。在我看来,这就是脑子痴呆。感觉像别人在交易狗屎,你也赶过去凑个热闹。”芒格说。

除了巴菲特和芒格外,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经济学家鲁里埃尔·鲁比尼(Nouriel Roubini)和罗比特·希勒(Robert Shiller),还有很多业内知名基金经理,都是比特币的反对者。

但这些在传统金融世界中掌握了最多话语权的人物的意见并没有成为比特币世界的主流声音。认为比特币没价值和认为比特币有价值的双方阵营中都加入了位高权重的拥趸,争吵的优胜者尚未角出。

摩根大通 CEO 杰米·戴蒙(Jamie Dimon)是一个典型的从一方“叛逃”向另一方的例子。他曾在 2017 年 9 月表示 “比特币就是一场骗局”,还说会解雇从事比特币交易的员工,原因 “一个是这样做违反了公司的规定,二是这样的做法太愚蠢”。但很快被曝出摩根大通其实在投资比特币,戴蒙自己也在 4 个月后改口说比特币目前价值有多少还不好说,但背后的区块链是有实在用处的。

2018 年年初暴跌让很多人想着抄底,其中也有《从 0 到 1》的作者,PayPal 联合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蒂尔有着异乎寻常的投资眼光,他不但看准了 Facebook 赚得数十亿美元,也押中了特朗普当选。蒂尔和巴菲特看法其实有点像,他也将比特币比作黄金,只不过他认为投资黄金有价值。“我对大部分虚拟货币都持怀疑态度,但我觉得很多人都没有理解到比特币的价值。具体点说,比特币更像黄金,是一种储值手段而不是支付手段。如果比特币最终变成了数字化版的黄金,就将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比特币之所以总是被喻为黄金,是因为它与黄金一样具有稀缺性,而且它的数量是限定的。2100 万枚,这是中本聪一开始定下的框架。比特币的拥趸们也常常提起这个数字,以证明比特币的收藏价值。

芒格早先曾反驳说,“相信我,人类绝对有能力创造更多的比特币。他们说什么规则摆在那儿我们做不到之类的,不要相信他们。当激励足够强时,坏事就会发生。”

事实是坏事确实发生了。2017 年 8 月 1 日,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BCash)成为了比特币区块链第一个硬分叉。分叉就像开动印钞机,让已经掌握比特币的人拥有更多分叉币,进而这些人就有了一个新的数字货币可以交易获利。

之后,比特币分叉就开始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比如比特币糖果(Bitcoin Candy)、比特币披萨(Bitcoin Pizza)、比特币上帝(Bitcoin God)、比特币信仰(Bitcoin Faith)、比特币钻石(Bitcoin Diamond)、比特币黄金(Bitcoin Gold)、比特币原子(Bitcoin Atom)等等。

今年 5 月,BitMEX Research 的一项研究表示,自从 2017 年 8 月以来,仅比特币区块链就有了 44 个分叉。换句话说,比特币至少衍生出了 44 种复制品,其中有四种 24 小时交易额超过了 10 万美元,分别是比特币现金、比特币钻石、比特币黄金和比特币隐私(Bitcoin Private)。超过比特币自身规则限制的比特币衍生品就这么出现了。

理想情况下,所谓“分叉”的目标是在现有区块链上进行技术优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Coinomi 首席执行官乔治·基米诺斯(George Kimionis)称,“不幸的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绝大多数基于比特币的硬分叉项目唯一目的就是赚钱。从现在开始,我们可能会在几年后才意识到,这些加密货币价格上涨蒙蔽了投资人的双眼,他们并没有为加密货币生态系统认真做出贡献。”

故事进展到这个阶段,比特币世界已经充满了投机者。《金融时报》将持币时间长于 1 年的用户定义为投资者,持币不到一年就抛售的用户称为投机者,数据显示 2017 年 11 月投资者的数量大约是投机者的三倍,到了 2018 年 4 月,两方的持币数量已经相当:投资者持有 600 万个,投机者持有 510 万个。

而且,《金融时报》的检测标准是比特币钱包,所以结论中不包括在交易所内交易的人。这意味着实际上快卖快出的比例会高得多。

早期那些拥护中本聪、轻松挖出数以万计的比特币的人大多已经离场。Bitcointalk 统计显示,4 年前全球拥有 10 万个比特币以上的地址账户数量为 13 个,他们持有总共 412 万枚比特币。现在只剩下了 5 个还持有超过 10 万枚比特币的地址,加在一起接近 57 万枚。说明早期手上有大量比特币的账号在过去几年已经套现,涌入的大众接了盘,也就是我们今年看到的暴跌。

其它加密货币一样暴跌,而发行加密货币融资的行为大部分都被证明是更快的泡沫,或者说骗局。据数字加密货币新闻网站 Bitcoin.com 对 2017 年的 ICO 项目的调查,在 TokenData 公司追踪的 902 个 ICO 项目中,有 142 个项目在融资前就失败了,还有 276 个项目也在融资后宣告失败。这样算来,去年 ICO 项目的失败率达到了 46%。同时,Bitcoin.com 指出,还有另外 113 个项目处于“半失败”状态,要么是他们的团队失去了联系,要么是他们的社区已经半死不活。加上这 113 个“半失败”的,失败率就上升到了 59%。Bitcoin.com 估计,2017 年这些失败的 ICO 项目总共收割了 2.33 亿美元现金。

剧烈波动下,比特币作为交易货币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在早前,比特币曾经真的被它的推崇者们当作货币尝试纳入经济体系之中。2016 年,日本内阁承认将比特币这样的虚拟货币作为与真钱平等的支付手段。游戏平台 Steam 紧接着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当年 7 月,阿根廷政府封锁信用卡,打车公司 Uber 也在当地开启了比特币支付。

但实际上,宣布支持比特币支付的机构并不是在真的交易比特币,而是需要经过比特币第三方支付兑换成传统货币收取。

假如当你想用比特币在戴尔网站上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时,这背后的整个流程是这样的:买家下单购买一台 1000 美元的笔记本电脑,选择用比特币支付。比特币第三方支付机构 Coinbase 将购物金额按汇率换算为大约 1/3 个比特币,买家付比特币给它,而戴尔收到美元——从始至终,戴尔都不会收取比特币。

而且事实上,包括戴尔在内的诸多曾表态支持比特币交易的公司也在后来的几年里陆续取消了支持。对于它们来说,比特币交易的手续过于繁琐,且每一次转账都要耗时十分钟左右,完全体现不出效率。更重要的是,比特币的价格变动越来越大,已经不适合作为货币进行交易。

打个比方,在今年年初币价 1 万美元左右时,一个人持有十个比特币,可以买一辆豪华跑车。但半年之后,在中国也就买一辆 B 级车而已。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品,而不是大多数人愿意存放毕生储蓄的货币。

十年过去,比特币聚拢了大量财富,获得了大量争议,也为后来诞生的各种新型加密货币改变了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的认知。

而中本聪十年前为比特币定义的那一套区块链系统仍然被继续使用,纵使后来诞生的加密货币的计算方式更合理、系统更完善,但没有一个能够超越它。

软件行业鲜有领先世界十年的产品,比特币展示出罕见的前瞻性。但中本聪所设想的“为普通人保存财产”的目标并没实现,随着越来越多人将它作为投资品投机,它距离货币越来越远。之后即便它的区块链数据库有了更多应用,也不改变比特币本身作为投机品的价值。

比特币诞生十年,它存在的意义与中本聪的身份一样,依旧是个谜。

题图/visualhunt

*所有超链接请戳“阅读原文”,寻找黄色下划线

越来越多街边餐饮被拉进机会主义商场,它们会面临哪些问题?|2018 商业大事件⑦

制造业丧失想像力了吗?这里是结果 | 2018 年度硬件


一个北京青年颠沛流离的木工理想 | 2018 故事⑧

- 关注好奇心研究所,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